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利用家乡资源创造条件、做好保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促进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现面向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理论宣讲。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作为社会实践的生动教材,通过研究伟大变革、开展党史教育、组织专题宣讲、寻访优秀党员、调研红色足迹等形式,做好理论学习先锋和实践服务表率,并形成调研报告。
2.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3.政务实践。鼓励同学们通过“创青春”微信号中“返家乡”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青鸟计划”等相关平台积极申请政务实习岗位,投身城市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中,前往基层开展政务实践项目,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治理,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4.社区服务。根据《关于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的工作方案》(鲁青联〔2023〕6号)《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工作方案》(齐鲁师院团字〔2023〕36号)要求,动员学生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5.科技创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智能物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促进生产力发展、科技成果普及。
6.招生宣传。鼓励广大同学回到家乡高中,通过宣讲会、励志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师院文化、师院历史和师院特色,帮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校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积极发挥朋辈作用,分享师院学习生活经验,为学校招收优质生源发挥作用。
7.网络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8.其他项目。除了以上主题以外,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历史传承、专业特色选择城乡区域发展、家乡成就调研考察、公益劳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文化传播等其他契合国家需求的主题调研方向。
申报流程
2024年1月3日-7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实践地点与制定实践计划。各实践团队填写《项目申报表》(附件2)、《团队汇总表》(附件3)、《项目协议表》(附件4),上述材料由学院存档备案;
2024年1月8日-1月10日:各学院完成申报项目汇总,将学院《团队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发团委邮箱,并对立项项目进行公示;
2024年1月-3月:立项团队及师生按申报计划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提交材料包括
1.必交材料
(1)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报告或调查报告,总结报告不少于1500字(参考《关于做好 2023 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优和表扬宣传工作的通知》(齐鲁师院团字〔2023〕38号)附件11);
(2)音频、视频、图片材料(至少5张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照片,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JPEG格式);
(3)《实践日志》(附件5);
(4)《实践反馈表》,实践地盖章扫描后提交(附件6)。
2.加分材料
(1)携成果报名参加“互联网+”或者“挑战杯”;
(2)校外主流媒体正面报道宣传;
(3)实践地感谢信、锦旗等;
(4)校内官方媒体报道宣传。
上一条:关于举办第26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齐鲁师范学院校园选拔赛的通知 下一条:2024年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齐鲁师范学院考点)报考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