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2021级英语(师范类)2班
录取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英语
总分:372分
在校期间所获奖项:
校级三等奖学金
经验感悟:
首先想和大家聊聊如何让知识真正扎根。背书时千万别急着逐字硬背,我习惯先把整本书“拆解”再重组。比如背333教育综合,我会用荧光笔把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标出来,然后在A4纸上画思维网——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杜威的“做中学”用箭头连起来,旁边备注两者的异同。自命题专业课更要有“真题嗅觉”,去年我从学姐那儿淘到近十年真题,把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在参考书目录旁边做标记,很快就发现有些章节年年必考,这些就是需要反复打磨的重灾区。
在资料选择上,政治建议大家锁定一位老师全程跟进。我全程跟腿姐,她的keywords记忆法特别适合选择题,比如看到“根本保证”直接选党的领导。冲刺阶段把肖四、腿姐押题和徐涛20题交叉对比,自己整合成万能答题素材,考场上不管碰到什么题都能拆解组合。英语二的核心就是“真题精读”,每做完一篇阅读我会用三种颜色的笔标记:黄色划转折词,蓝色标同义替换,红色写错题原因(比如“过度引申”或“偷换概念”),这样二刷时能精准突破弱点。
关于很多人头疼的333教育综合,我的秘诀是“用教学案例反推理论”。比如背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就想象自己给不同年龄段学生上课:给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讲数学时,会用实物道具而不是抽象符号,这样理论瞬间就活了。自命题专业课一定要学会“站在导师肩膀上”,把学院官网公布的导师论文摘要打印出来,用便签纸提炼出三个核心观点贴在常背的书页上,答题时适当引用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备考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是:遗忘是记忆的亲兄弟。我曾在考前一个月崩溃到连续三天背不下书,后来发明了“15分钟闪电复盘法”——每天晚饭后花一刻钟,随机抽三个名词解释和一道论述题,用手机录音逼自己脱口而出,说不出来立马翻书,这种紧迫感反而让记忆更牢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考研就像在迷雾中登山,低头看路时总觉得前方模糊,但某天忽然回头,会发现那些反复背诵的知识、整理过的笔记、哭过后咬牙坚持的清晨,早已铺成一条闪着光的阶梯。
上一条:2025届许明洋 下一条:2025届王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