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清风渐凉的初秋,外国语学院支教小队开启了温暖的支教旅程。每段支教时光,既是知识的播种,更是心灵的相拥。他们助力孩子们勾勒对世界的想象,同时也在相处中体悟教育的真谛。支教生活饱满深刻,每一秒都镌刻于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三个孕育希望的社区,细数支教路上的感动与成长。
山水社区支教日记
周日上午,我们志愿服务队的四位同学,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和满满的热情,走进了山水泉社区的支教课堂,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融合文具英语知识与国庆节文化的趣味教学。
首先,张心乐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知识导入,观察视频中出现的食物,再引导他们联想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食品,food,noodles,egg,接着她又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读单词,让他们熟悉单词发音,通过图片记忆,这下他们可以更好的记忆并学习本节课单词。看到孩子们一个一个积极朗读单词的模样,我和张心乐会心一笑。
“跟我读——noodles!”常艺张开双臂做捞面动作。孩子们立刻模仿,声音又响又齐。软软的bread、圆圆的egg,孩子们一边模仿切面包、打鸡蛋的手势,一边大声读单词,笑声和英语声交织成一片。
“跟我念——天安门!”初昕昱双手比出城门的形状。同学们立刻跟着模仿,声音洪亮又整齐。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国歌,孩子们一边比出敬礼的姿势、跟着节奏轻晃身体,一边齐声诵读关键词,欢呼声和讲解声交融成热闹的节日氛围。
本次课程以“国庆”为主题,旨在寓教于乐。我们巧妙地将国庆知识融入英语教学,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带领孩子们学习了相关英文词汇与表达。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巩固了英语,也加深了对家国文化的认同。
本次支教活动不仅为社区孩子们拓展了知识,也让我们收获了奉献的快乐与感动。与孩子们的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次心灵的交流,都让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也更让我们决心扎实专业知识,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带去知识的温暖。我们期待未来能继续传递知识,贡献力量,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瓦山社区支教日记
周日,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尽管天气阴沉,但我们的支教队伍依然怀揣着热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瓦山社区的路。抵达社区时,雨势未减,社区活动室的屋檐下已聚集了几位早早等候的孩子。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让我们瞬间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量。然而,准备开始教学时,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小挑战——投影仪出现了故障,原本计划播放的教学PPT无法正常播放。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我们迅速调整策略,决定先从最基础的作业辅导入手。孩子们纷纷拿出课本和作业本,坐在我们身边,有的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难题;有的则奋笔疾书,脸上洋溢着解决难题后的满足。我们耐心地一一解答,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上的困惑,更在交流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作业辅导告一段落后,为了活跃气氛,我们决定组织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是“女巫的毒药”,这是一个需要逻辑推理和团队协作的游戏。我们和孩子们分成小组,通过猜测哪一个是毒药。游戏中,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欢呼,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紧接着是“你画我猜”环节,这个经典的游戏考验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用简单的画笔描绘出词语的意境,而孩子们则需要根据画面猜测答案。有的画得惟妙惟肖,引得大家连连称赞;有的则画风独特,让人忍俊不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和默契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的支教活动也接近尾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我们告别,那份纯真的情感让我们深受感动。回望这一天,虽然遇到了设备故障的小插曲,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的支教之旅更加难忘。我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与梦想的种子。
瓦山社区的这次支教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书本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心灵的触碰与成长的陪伴。雨中的相聚,虽短暂却温馨,它将成为我们心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爱与知识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文汇路社区支教日记
周日上午,我们的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和教具早早出发。大家原计划通过制作精美的PPT来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而,到达社区活动点后才发现,现场没有电脑设备,PPT展示的设想落空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我们没有慌乱,迅速调整了教学计划,决定回归最质朴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是外国语学院学子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直接体现。
课程开始,冯丽婷负责带领孩子们进行天气相关的英语知识扩展。为了驱散清晨的些许疲乏,她用极具感染力的热情和活力开场,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有趣的发音模仿,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跟读,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随后的“抢天气图片”小游戏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生怕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
短暂的休息过后,支教活动进入了二、三年级的专项授课环节。二年级的课堂由刘以琳负责,他主讲的内容是“How do you feel?”。为了让抽象的情感词汇变得直观,他先是通过模仿开心、难过、生气表情,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孩子们带入了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不仅降低了理解难度,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单词和句型。为了巩固所学,他还就地取材,用一本书代替花朵,自己用手敲击桌面模拟鼓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击鼓传花”游戏。接到“花”的同学需要用英语描述一种自己的心情,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熟悉了课堂内容。
与此同时,三年级的课程由唐悦辰同学稳步推进。她首先带领孩子们复习了上一单元的重点知识,通过提问和快速应答的方式,帮助大家温故知新。在确保孩子们掌握扎实后,她才开始讲解新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孩子们也十分配合,认真听讲,不时点头示意,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举手提问,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课程的最后,冯丽婷带领所有孩子一起玩了“Up and Down”的互动游戏。在她的指令下,孩子们时而站起,时而坐下,反应迅速,配合默契,整个活动室充满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英语知识和学习乐趣,也让“言教燃梦”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大家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出色的临场应变和沟通协作能力,这与外国语学院一直以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和课后依依不舍的神情,队员们更加坚定了用知识和爱心助力孩子们成长的决心。这种教社联动的模式,不仅为外国语学院的学子提供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广阔平台,也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梦想蓝图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摄影:宋科静 张皓燃 王靖涵 初昕昱 张文涵 冯丽婷
撰稿:赵德旭 毕津睿 张心乐 常艺 刘以琳 唐悦辰
初审:牛荦
复审:迟英娟
终审:于江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大学生身份转变与发展规划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关闭】